贾玲的新电影《热辣滚烫》官宣后,网友发现除了张小斐,演员列表里还有马丽的名字。
贾玲和马丽,这两位目前最有热度的喜剧女演员,或许在很多不了解她们的人眼中是竞品关系,但其实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两人很多年前便认识。马丽早年上综艺节目还很腼腆不适应的时候,贾玲主动帮马丽解围,开玩笑说马丽的性格其实很小女生。
2015年两人共同参与喜剧竞技节目《欢乐喜剧人》,贾玲有一个小品需要当场喝酒,马丽在台下一脸担心,忍不住念叨:这一会儿能不能下得来台,别喝了,哎呀咋还喝。
马丽和贾玲虽没有在春晚舞台上合作过小品,却在其他节目中同框过,两个人即兴表演,小品中为情敌关系,让她们“争风吃醋”的那个人当然是沈腾……
不过让贾玲和马丽惺惺相惜的最重要原因,是一个女演员想要在喜剧这条路上做到顶尖是非常难的。因为不易,所以相惜。
中国的喜剧女演员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判定标准。
一是要有强大的路人盘。很多喜剧女演员是春晚常客,她们每年春节陪伴千家万户辞旧岁迎新春,这让大众对她们投射出了很强的亲切情感;
二是具备真正的表演功底。并不是演了喜剧、小品就可以称之为‘喜剧女演员’,还要有强大的表演能力,让一个角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走进老百姓心里。
中国第一代喜剧女演员,要从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名字说起——杨蕾。
1987年,杨蕾和郭达在春晚上表演小品《产房门外》。
这个小品首次出现在陕西省电视剧小品大奖赛上,当时春晚导演赵连甲就坐在台下,看到这个小品笑点新颖、包袱不断,便决定要这个小品登上春晚舞台。
从陕西省舞台到面向全国观众的舞台,小品做了很多调整。原先杨蕾和郭达说的是陕西话,后来改成“陕普”;原先杨蕾在小品中有一句台词是“我要吃饸饹”,导演担心其他省份的观众不了解,于是将台词改为“我要吃凉粉”。
杨蕾当年只有24岁,非常年轻,后来陆续出演了八次春晚。也曾出演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杨光的快乐生活》。
1987年杨蕾成为第一个登上春晚的喜剧女演员,她打开了一个口子,后来陆续有多位优秀的喜剧女演员登台,比如我们熟悉的赵丽蓉。
1988年,赵丽蓉出演小品《急诊》,和她一起搭档的是最近因“爷叔”大火的游本昌。
赵丽蓉一生都在舞台上度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她的主要身份是评剧演员。真正让赵丽蓉被全国观众认识并熟知,正是因为1988年开启的“春晚之路”,彼时赵丽蓉已经60岁。
赵丽蓉在春晚舞台上贡献了太多经典。
《英雄母亲的一天》,她看到扛着摄像机的侯耀文说:“来就来吧,还带啥东西。”
《妈妈的今天》里,她一边摆着动作一边念着台词: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走啊两啊两回头……这个小品播出后,全国人民都学会了这几句带有唐山口音的台词。
1995年的《如此包装》,赵丽蓉已经先前几十年将rap融进小品,穿着黑马甲唱着: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啊我看谷秀,我春打六九头!
这个小品里甚至有freestyle,主要是这几句:这个包装简直太难受,我张不开嘴,我跟不上溜,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最终还有定点pose)
比这个小品更被国人熟知的是1996年的小品《打工奇遇》,几乎人人都能念上几句: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我吹,我吹,瞧我这张嘴啊!
电视剧《赘婿》里,宁毅怀疑楼舒婉也是穿越而来的,为了测试,随即唱起了小品《打工奇遇》里的这一段。这么说吧,80、90这一代听到这一段几乎没有能忍住不接话的。
赵丽蓉最后两个春晚小品是1998年的《功夫令》和1999年的《老将出马》,这两个小品虽不像前几个小品那么火爆,但也有经典留存,比如那句“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
赵丽蓉不仅仅是小品皇后,她的影视作品也很出彩。
1991年赵丽蓉出演电影《过年》,饰演一辈子围着灶台转的家庭妇女,演出了母亲的心酸和包容。赵丽蓉凭借这个角色拿下了大众百花最佳女主角、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也就是说赵丽蓉不仅仅是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更是拿过国内主流电影奖项和国际A类电影节奖项的女演员。
2000年赵丽蓉去世,我们再难看到第二个像她一样能将生活与小品结合,同时又能完美演绎非喜剧角色的女演员。
和赵丽蓉同时期因为春晚被大众熟知的喜剧女演员是高秀敏,她和赵本山、范伟后来成了小品铁三角,《卖拐》《卖车》《心病》《送水工》这几个小品让高秀敏走出了东三省,成了大众认可的喜剧女演员。
高秀敏的影视作品很多,她在电视剧方面最有名的角色是《刘老根》里的丁香,一个一心向着刘老根的农村女性。2005年高秀敏因病去世后,赵本山并没有另选她人出演丁香一角,可见高秀敏于这部剧的重要性。
在赵丽蓉、高秀敏去世后,中国喜剧女演员可谓是更少之又少,我们能想到的不过是宋丹丹和蔡明。
宋丹丹是话剧演员出身,一直到60岁退休,宋丹丹的工作单位都在北京人艺,也在坚持出演话剧,她在《窝头会馆》里的演出非常出彩,值得一看。
宋丹丹1989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出演小品《懒汉相亲》,经典台词是: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
宋丹丹是北京人,但小品中的魏淑芬是山东口音,因此宋丹丹请教了山东人倪萍,总结了一些山东人特有的发音习惯。
第二年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大火,正式让宋丹丹在春晚站住脚跟。
后续和赵本山合作的几个小品《老伴》《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说事儿》《火炬手》《策划》……让宋丹丹成为继赵丽蓉之后“小品梗”流传最广的喜剧女演员。比如“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还有“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哦耶”。
但宋丹丹在2008年后不再出演小品,一个原因是压力过大,另一个原因是她说希望留给观众最好的印象,不希望被观众嘘下台,而是自己走下台。
宋丹丹的影视道路走得非常好,除了出演《我爱我家》这种经典情景喜剧,她还演了很多电视剧,两次获得白玉兰最佳女主角。
去年刚播了一部《熟年》,部分观众对这部剧的喜欢全靠宋丹丹饰演的吴二琥撑着。吴二琥是非常典型的小市民角色,不能吃亏、爱占小便宜,这个角色和喜剧并不沾边,但宋丹丹仍旧能演出角色中的市井气,这是少有的。
宋丹丹也是少数能把喜剧和悲情揉在一起的演员。2013年冯小刚导演的《私人订制》上映,宋丹丹在其中一部分出演“丹姐”,大家帮着她体验一日暴富的敢感觉。宋丹丹以喜剧开场,最终近乎悲情收尾,很多人说《私人订制》这片子一般,但宋丹丹演得不差。
蔡明和宋丹丹是同时冒出头的喜剧女演员,两个人都演过《我爱我家》,蔡明演宋丹丹小叔子的欢喜冤家燕红。
蔡明曾和赵丽蓉合作过《追星族》,赵丽蓉演蔡明奶奶,蔡明演一个青春期痴迷四大天王的少女,这个小品也贡献了很多金句笑料。
让蔡明真正爆红的小品是1996年她与郭达合作的《机器人趣话》,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小品的编剧竟然是冯小刚。
这个小品用现在的话说是“精神状态领先多年”。郭达买机器人女友的初衷是:千金难买我单身,单身久了想结婚。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精神状态吗?
蔡明在小品里饰演机器人女友,可以随意转变风格,俏皮可爱。后来出演的《父亲》等小品,让蔡明成为小品界为数不多的以靓丽形象登场的女演员,这对观众来说是新颖的,观众很快记住了她。
从1999年到2019年,蔡明连续二十年出演春晚小品,后期的小品角色大多是又损又好玩的老太太,她与潘长江合作,俩人一个靓丽一个搞怪,倒也成了春晚上的一道风景。
蔡明是唯一在这几年还在坚持出演小品的女演员,但是在2019年之后,蔡明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像以往一样的高反馈,她慢慢淡出了春晚舞台。
蔡明最经典的影视作品是《闲人马大姐》,这部情景喜剧每集22分钟,一共267集,早年在央八轮番播出,是我们最早的下饭菜。
蔡明这几年鲜少有影视作品亮相,她最被人熟知的除了“马大姐”,还是春晚上的那些小品,从此也可见得喜剧女演员想要冒头、想要平稳发展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靠能力,还要靠运气。
以上这几位虽然走红年龄不同,但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活跃的喜剧女演员,除了已经去世的两位,只有宋丹丹偶尔上上综艺。
从总结的这几位喜剧女演员不难得知,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喜剧女演员很少,不管是相声还是小品,以往大多是男性做主要角色,女性大多是配角,观众早年对喜剧演员的接受程度也是更容易接受男演员,如陈佩斯、朱时茂等人。喜剧女演员能被观众认可,那一定是她们做对了什么,是自身能力,更是一种蕴藏在身体里的天赋。
这一点在第二代喜剧女演员中尤其明显。
第二代喜剧女演员主要有贾玲、马丽和张小斐这几位,也是目前撑起中国喜剧市场的关键女演员。
贾玲早年报考中戏共报了两个专业,一个是戏剧表演班,一个是喜剧表演班。结果两个都考上了,贾玲打电话回家问妈妈上哪个,妈妈回:那就上喜剧表演班。
其实妈妈说的是“戏剧表演班”,因为口音,贾玲以为妈妈想让她走喜剧道路。于是读了中戏的相声表演专业。
贾玲念这个专业初期是非常不自信的,她认为自己并不是个有幽默感的人,自己都没有这种信念,怎么去打动观众呢?
后来贾玲师从冯巩,2010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那时候贾玲还很瘦,站在她身边的搭档还是白凯南。
但贾玲和白凯南的作品并没有达到爆红的程度,真正让他们被大家熟知的是因为一档节目,《百变大咖秀》。两个人不顾形象地模仿了好多名人,在90后观众心中是非常有存在感的。
在这个过程中,贾玲的身材慢慢圆润起来,她发现自己的身材变胖了,但好像观众觉得这样的她更可爱更有喜感了。那几年贾玲开始在一些喜剧竞技节目中表演,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她。
2018年,贾玲开始以“固定组合”的形式在春晚上表演小品,这个组合便是贾玲X张小斐。
两人搭档这一路也并非一帆风顺,贾玲曾说自己身材胖了之后虽然更有喜剧效果,但也会时常被说侮辱女性,她说:喜剧女演员,哎,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两人连续五年搭档出演小品,慢慢积累了观众缘,一度被大家认为是可以和“开心麻花团队”并肩的小品团队。
贾玲真正的大爆期在2021年。这一年贾玲在春晚小品中饰演张小斐的妈妈,还是在这一年,张小斐在电影中出演贾玲妈妈。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当初谁都没想到贾玲自编自导的电影能收获54亿票房,贾玲也靠着这部电影收获了巨大路人盘,以至于今年这部《热辣滚烫》还没有上映就万众期待。
贾玲为喜剧女演员趟出了一条新路——做导演。这在女演员中很少见,在女喜剧演员中更是独一份。
但这同样很难,因为掏出真心很难,掏出真心之后还能继续创作也很难。
马丽和贾玲的出发点很像,早年志不在喜剧女演员。
马丽中戏表演系毕业,之后又进入了林兆华戏剧研修所,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话剧演员,站在话剧舞台上发光。但演了几年话剧并没有遇到更好的作品,直到2010年与何炅出演小品《超幸福鞋垫》才慢慢打开知名度。
之后马丽加入开心麻花,和沈腾一起连续在春晚为大家送欢乐,很长一段时间,他俩的小品都是大家在除夕夜的期待。
马丽因为是话剧演员出身,她的台词功底很好,演戏能力也很好,所以她可以拿得住大银幕,和沈腾搭档出演喜剧电影不会让人跳脱到小品上,她具备使剧情连贯的能力。
马丽从2016年开始主演电影,仅仅用了六年时间就达成“百亿票房女影人”,她是第一位,也是第一位身上贴有‘喜剧女演员’标签的电影人。
马丽曾很多次为喜剧演员发声。她说:“很多人都说喜剧最难,最难演、最难拍、最难做,但你发现了吗,所有的奖项里面基本没有喜剧什么事。”
事实的确是这样,马丽虽然有着超高口碑和强大的路人缘,但第一次拿到喜剧类奖项还是六年前的微博电影之夜,她得到了最受欢迎喜剧演员。很多年后马丽说:现在反而很感谢喜剧,我觉得喜剧演员是用一种喜剧方式把一些悲伤的状态呈现出来,这是最复杂的。喜剧真的太珍贵,要坚守住喜剧演员这个称号。
所以马丽和贾玲这两个本没有打算走向喜剧道路的女演员,深知做一个‘喜剧女演员’有多么不容易,所以才会互帮互助、惺惺相惜。
张小斐在贾玲和马丽之后被大众关注到。
张小斐的同班同学是杨幂,早年张小斐也想当一个演员,但后来一直没有遇到太好的机会。她遇到的第一个机会是贾玲邀请她合作小品,她变成了“小品演员”;第二个机会便是贾玲邀请她出演“李焕英”,她变成了“喜剧女演员”。
因为李焕英一角,张小斐被所有人亲切称为“咱妈”,被更多人看到她不只是能演喜剧,更能演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骄傲、宠爱、不舍。还是因为李焕英这个角色,张小斐拿到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她以“喜剧女演员”的身份,走到了一个高峰。
那么有第三代喜剧女演员吗?
或许李雪琴、史策、金靖都算是,但她们似乎还稚嫩,还没有拥有强大的路人盘,还没有一个真正让人记住的作品,还需要一再历练。
这更衬得如今这几位活跃的喜剧女演员的珍贵,她们把难以完成的喜剧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为所有喜剧演员正名——我们可以演好喜剧,我们不止于喜剧。
喜剧女演员是非常难得的,优秀的喜剧女演员亦是,我们应当给予她们更多关注与关爱,让她们传承中国喜剧女演员的坚韧与柔软,让中国喜剧越来越好。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