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总会有种种困惑: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爱和保护?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当孩子出现状况时,父母应该施予援手还是应该放手?孩子成长到如此这般,到底是个性使然,还是养不教父之过?……近日,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张雯的《父母的5堂必修课》一书出版,在书中,这些问题均有了答案。为此,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张雯,听她讲述书里书外关于家庭教育、家庭关系的这些事。
父母要修炼五个“元能力”
目前市面上,家庭教育类的书籍种类繁多,张雯此前也翻阅了许多书籍,她感觉,在这些书中,一部分是以年龄为主线来讲述不同年龄段家庭教育的重点,例如0~3岁、幼儿、小学、青少年等;另一部分是以问题为主线,围绕诸如“厌学问题”“网瘾问题”“非暴力沟通问题”等来进行的指导。“而我做的是,从更加本源、立体、动态的角度来谈家庭教育、家庭关系,还有父母与孩子的这些事。”
在张雯看来,家庭教育的立体表现在: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化的部分,没有哪个孩子会完全按照已定的发展阶段来发展;动态则表现在:同样的方法会因为孩子的不同、家长的不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效果。具体体现为,有些家长学了很多教育知识,但在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上效果却并不好。而有的家长,从来没有学习过相关理论和技术,而他的孩子成长得似乎非常顺利。
张雯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并有着丰富的心理咨询临床经验,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以及不断加深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让她慢慢发现,家庭教育中有些内涵是超越了年龄、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理论流派的,这正是每位父母都需要面对和修炼的。“这也就是我在书中写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五个‘元能力’——沟通、情绪、容纳、界限、觉察,即成为父母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张雯认为,如果你准备成为父母,那就需要开始着重提升自己的这几方面能力;如果你已经成为父母,这几方面能力的提升会帮你化解很多教育难题。
张雯进一步解释道,第一是沟通能力,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能力。沟通谁都会,但作为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是需要有技巧和禁忌的。第二是情绪能力。情绪包含每个人对自身情绪和别人情绪的了解和认识,及情绪控制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保有丰富的情绪感受力,同时又能够保持情绪的稳定性。第三是容纳能力。拥有较好容纳能力的父母能够接纳孩子的本性、对养育过程中的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能容忍未知的和不确定的事件,并能努力理解和消化来自自己、孩子以及双方关系中的各自反应。第四是界限能力。好的界限既是一种保护,也能让我们体验到爱与自由,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边界,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为孩子的自我发展和外部发展留有空间。第五是觉察能力。家庭教育中的反思和领悟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家长的高度和胸怀,不断学习和反思才有可能引导家长成为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专家。
现代父母拼的是格局、视野
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很多家长都希望通过学习一些“招数”来管理和应对孩子。分析自己接触的多个家庭案例,张雯表示,这个时代的家长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理论和方法,而是缺少自己对家庭教育中一些本质问题的思考。有些家庭教育中困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依赖技术方法,而是需要家长突破自身人格层面的局限,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带动问题的解决。
“我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家长通过对‘元能力’的学习,促进自我反思和建构能力的提升,让家长有机会看见真实孩子的同时,也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成为新时代有思辨能力的‘成长型’(非学习型)父母。”张雯坦言。
“拼娃就是拼父母”已成为共识,但拼父母拼的是什么?在张雯看来,过去,人们肤浅地认为拼父母拼的是财力、权力、影响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拼的恰恰是父母的格局、视野、自我修养和人生境界。身为父母,不仅要为孩子遮风避雨,还要能从精神和心理层面为孩子构建一个安全的港湾,用安全、信赖、温和、坚定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为孩子一生的关系体验奠定底色。
张雯讲述了哈佛大学一个非常有名的“格兰特研究”:从1938年开始,连续76年追踪被试群体收集观测数据,试图回应“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人生赢家”。其中一些数据让人大吃一惊:与母亲关系亲密者,一年平均多挣8.7万美元;跟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者,一年平均多挣5.1万美元;能在30岁前找到“真爱”——无论是真的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就能大大增加你“人生繁盛”的概率。
“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生命成长历程的陪伴,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落在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上,家庭关系正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张雯强调,因此,每个家长应通过自己“元能力”的提升,最终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有力的支撑。
家庭教育需家庭成员共同参与
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只是妈妈的事情”这种现状普遍存在,《父母的5堂必修课》一书中也特别提到家庭中各位家长的角色问题。“这本书最初的名字叫《妈妈不是神》,后来之所以叫《父母的5堂必修课》,是因为我觉得要让妈妈走下‘神坛’,首先要在家庭教育中纳入其他家庭成员。”
张雯认为,家庭教育中包含着“家庭全纳”的概念,“当谈论家庭教育的时候,我不希望大家想到的只是妈妈或者只是妈妈爸爸,所以我在书中更多地用到的是‘家长’这个词,家长包含了在家庭活动过程中参与的所有角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庭教育应该是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的一件事。”她直言,“希望大家能从教育孩子只是妈妈的事情这个刻板印象中脱离出来。”
据张雯介绍,一些发达国家在广义上定义家庭教育为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的各种教育活动,其范围如下: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张雯谈到,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孤立于其他家庭成员以外的存在,不能说“我在教育孩子呢,其他人别管”。她认为,孩子是在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里除了亲子关系以外,还包含很多其他变量,如大人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等。
“养育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场,会遇到各种难题。不因畏惧而止步不前,不因未知而惶恐不安,相信自己、家人和孩子的潜能,不断学习和成长,你就有能力胜任这个过程,最终体验到愉悦和成就感。”张雯说,写书的过程,也是自己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