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她智慧 > 生活 > 央视网评“女童被狗咬伤事件”:谁来管好这根拴狗绳?

央视网评“女童被狗咬伤事件”:谁来管好这根拴狗绳?

2023-10-18 10:40:43来源:新京报阅读:0标签: 拴狗绳

文章导读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遛狗不牵绳?问题就出在制度“落地”上。...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遛狗不牵绳?问题就出在制度“落地”上。

  10月16日,四川崇州,2岁半女孩在小区里遭一只狗撕咬,人们惊惧之后,愤怒地质问,狗主人哪去了?

  时隔一日,狗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狗咬人,说到底是因主人没牵住。可”遛狗不拴绳“太常见,以至于“狗咬人”事件屡屡发生后,才被有关部门重视。

  是没有规定吗?不是。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就已通过条例明确“遛狗要系绳”,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规定;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更是明确,遛狗不戴牌、不拴绳,属违法。

  是没人管吗?也不是。

  各地立法都提及由公安、城管等部门负责。以《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为例,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查处敞放犬只,违法携带犬只进入公共场所”等行为,并没区分是否为限养区。

  是罚得不够重吗?不完全是。

  多地均有规定,“遛狗不系绳”可以罚款、没收其犬、要求5年内不得再养,比如杭州最高可罚1000元;武汉会视情况,将养宠业主纳入严重失信名单。

  而且,狗咬人是可以“入刑”的,因“狗咬人” 导致狗主人触犯“过失致人死亡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均有案例。其中,是否拴绳是法院认定能否入罪的重要依据。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遛狗不牵绳?

  问题就出在制度“落地”上。

  一是管得不够严。

  尽管多地明文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劝阻、举报和投诉养犬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但不少人发现,举报也没用,不牵绳的还是不牵。

  有些地方,“文明养犬”条例出台十几年,从来没有过一例行政处罚。即便因“狗咬人”闹上法庭,抓到也多是调解,少有入罪。

  二是管得不够细。

     怎么牵狗绳?不牵会怎样?新的动物防疫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成都只提了要“用犬绳”;西安则要求“牵引带不得超过两米”,违者可罚500元;北京提出,即便牵了绳,狗进入电梯,也要避开用梯高峰期,还得戴嘴套。

  “相关部门”本该管这事,可具体是谁在管,各地规定不同。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专门执法人员,一旦出了事,主管部门还会互相推诿。

  就算想管,取证、追责也不容易。试想在路边,狗突然冲出来,手机拍到尚不容易,何况狗屁股上又没有车牌号,拍到也不知是谁家的。

  其实,真要想管也没那么难。专门的执法队伍,给狗植入电子标识,认真、快速地回应举报,都是好办法。

  关键是要严管。

  有规定就要用,出了事更要罚,形成示范效应,打消部分养狗人的侥幸心理,让“牵狗绳”牢牢握在人手里,而不是只出没“纸面“上。

  别让“狗咬人”又上新闻了。

                                                                                                                                                                                                                         责任编辑:祝加贝

点赞 (0)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