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码一再遭泄露骚扰电话不断、航班行程信息被买卖形成黑色产业链、工作行程遭外泄被包车尾随……
近年来,粉丝经济空前兴盛,粉丝和艺人之间的距离却日渐模糊,尤其是践踏规则红线的“私生饭”行为更是让当红艺人们苦不堪言,既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的极端写照。
艺人的愤怒和无奈
“别再用我手机号去登录软件,也别再去买我的号码,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你们别浪费这个钱了,请理智爱我。”
“每次看见行程信息这样被肆意泄露,真是太可怕了,一点进去,密密麻麻,这事有相关部门可以管管么。”
“有时候真的特别想知道,你们卖证件信息、航班信息、高铁信息能挣多少钱啊。”
此前,某艺人因航空里程被盗用换机票发微博。 来源:新浪微博
面对信息外泄被疯狂骚扰,不少艺人不得不发文呼吁,言辞无奈愤怒,但却收效甚微。
事实上,在我国已有的法律中,泄露并买卖个人隐私是违法行为,但在“私生饭”圈里,这些仿佛被淡忘。一些极端粉丝将恶意泄露的个人信息视为“追星福利”,无视其对艺人造成的巨大伤害,恶性循环不断。
但他们忘了,艺人亦常人,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公民。“私生饭”行为是侵犯个人信息的极端情况,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立法迈出第一步
1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闭幕。备受瞩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这次会议审议,标志着这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正式进入我国立法程序。
为什么要制定这部法律?立法部门指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从商业利益等出发,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侵扰人民群众生活安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尽管按程序,一部法律草案从首次亮相到最终出台,期间将经历立法机关多次缜密审议和修改完善。但从草案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部法律的雏形。
刚刚亮相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共八章70条,明确了适用范围,健全了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完善了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并明确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个人的权利和处理者义务,明确了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
最为外界关注的一点是,草案确立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这意味着,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并且,个人有权撤回同意。
明确并保护敏感个人信息
草案设专节对处理敏感个人信息作出更严格的限制。有观点认为,这将更好从法律层面对“私生饭”等极端行为说不。
草案规定,所谓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可能导致个人受到歧视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种族、民族、宗教信仰、个人生物特征、医疗健康、金融账户、个人行踪等信息。
以草案的界定看,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私生饭”行为针对的正是艺人的敏感个人信息。这也意味着该条文将来如获通过,“私生饭”行为将会更明确地被法律所禁止。
不仅是对艺人,对每个公民来说,敏感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不容小觑。立法人士指出,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是目前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其一旦遭到泄露和滥用,对当事人的权益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害。草案加强对敏感个人信息的保护,单独作出规定,既是势在必行,也符合国际立法趋势。
对于违法行为,草案也作出明确规定:因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按照个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此获得的利益承担赔偿责任。
管理部门亦不可随意公开个人信息
在数字经济时代,处理个人信息的链条被不断拉长,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也急剧增多。以人人都可能接触到的航班信息为例,当前机票销售渠道多样化,购票系统、销售商与保险商、机场值机柜台、安检和登机口检票环节都有可能造成信息泄露。
法律专家表示,当前一些管理部门过度收集信息的现象较为普遍,而管理不当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立法要继续在信息收集环节上下功夫,切实强化信息管理措施,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故多发的情况制定更多针对性措施。
从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里,公众也可以看到对相关问题的呼应。草案要求,国家机关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取得个人同意的除外。
对于违法情节严重的,草案规定,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织密公民信息保护网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还特别注重与其他有关法律进行衔接。例如今年5月通过的民法典,已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作出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没有具体列举个人信息范围,避免了立法重复,并在规定个人信息的概念时,既强调了个人信息的权利保护,也强调了对个人信息权的规范行使和运用。
草案还与刑法作出相应衔接,明确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现行刑法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由此可见,未来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将与民法典、刑法等法律共同织密公民信息保护网。对于艺人们头疼的“私生饭”问题,对于每个人可能遭遇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将更好地有法可依。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