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特殊的。它既是一个节气,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在二十四节气中是比较少见的情况。此时已是春分之后15日,全国上下真正步入春天,万象更新。
“立春、冬至、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立春和冬至都有‘开始’的意思,而清明是在交替的时节。立春虽然也在春天,但是天气依旧寒冷,清明时节已经真正到达春天,乍暖还寒,人们最能感受到生命交替的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认为,正是因为对生命的强烈感知,围绕清明的节俗呈现为鲜明的两个方向:一方面是祭奠扫墓、追思先人;一方面是春游踏青,聚会游乐。这两方面的民俗活动看似南辕北辙,其实都指向一个主题,就是对生命的感知和重视。
宋代清明祭祖成为重要习俗
清明祭祖是延续至今的重要民俗。在清明前后,先人的墓地经历了一年四季的风霜雨雪,亟待洒扫。中国古人奉行“天人合一”,人们选择在万物复苏的清明扫墓,是对先人的怀念,也是生者与亡者的“对话”。
“清明扫墓成为重要传统,是在宋代。”田兆元介绍,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清明逐渐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发展出扫墓的传统。
“古不祭墓”,在夏商周朝代,还基本没有坟墓葬,也就无从“扫墓”。文献和考古材料都把坟墓的出现定在春秋时期,人们甚至把坟墓的发明者说成是孔子。
《礼记•檀弓》写道:“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者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孔子感到自己四处流浪奔走,怕回来找不到父母埋葬的地方了,所以堆起四尺高的坟来。”田兆元说,孔子虽然为父母修墓,但内心又十分矛盾,觉得“有违古礼”。
但祭祀祖先的情感需要很多人都有,在墓祭发展起来之前,符合礼制的做法是到庙里祭祀,去祠堂祭祀。“但这是贵族礼仪,普通人没这么多讲究,老百姓没有祠堂,对先祖的情感无法得到寄托,扫墓就成为很好的方式。”
民间做法逐渐辐射到庙堂。到了唐朝,李世民将流传于山西一带的寒食节习俗带到皇家,又向全国辐射,发展出寒食扫墓的习俗,他甚至发布墓祭政令,将墓祭制度化。寒食节从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宋代把清明上坟的传统真正推广开,满足了人们给先辈扫墓的愿望。”田兆元说,在唐代,对于是否该“扫墓”,观点还是冲突的,大家觉得扫墓不太符合礼仪,应该去祠堂去祭奠。李世民会去扫墓,但韩愈就对此非常反感,因为这不符合古礼。
宋朝虽然没有继承“寒食节”的传统,却将扫墓作为一项传统继承下来,放到清明举行。寒食节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小众节日。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却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奠基扫墓、追思先人。
融合寒食、上巳节俗
清明以扫墓祭祖为最重要的节俗,但清明的节俗却不仅仅如此。清明与我国的传统节日寒食、上巳时间相近。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三月三”上巳节也和清明时间接近。这两个传统节日已经日渐小众化,其节俗合并到清明节中,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清明节俗。
伴随清明节,围绕“踏青”有一系列大众娱乐活动,包括折柳、荡秋千、斗鸡、踏青、斗蛋、拔河等等。
“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生命的,是生命力的较量。”田兆元这样解释清明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在他看来,清明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节日,人们的一系列活动,都围绕对生命的感知,这也恰合春天万物复苏的自然主题。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民俗学博士方云提及清明寒食的改火习俗,“为了保证照明、炊饭、取暖等对火的方便使用,人们往往保存火种,使其昼夜不熄。这样一来,火就仿佛有了生命。古人相信,越是新取的火生命力就越旺盛;重要的是古人还相信,火的生命力会通过人对火的使用影响人的生命力,整天吃旧火炊熟的饭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了避免旧火的伤害就要定期改火,即在一定时候将旧火熄灭,重新取得新火。”《周礼•夏官》中就有专门负责改火的职官,叫司爟氏,他“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唐朝人重新将这一活动广泛推行开来,并放在清明节举行。他们借助当时盛行的寒食节禁火三日的习俗,在寒食节到来时将火灭掉(寒食节的标志性时间在冬至后105日),形成“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的局面,到清明节气日这天再重新将火燃起,从而实现改火的目的。
“清明这天,给百官赐新火是豪华的仪式。类似现在奥运会点火仪式。并非是火种难得,是这种仪式表示皇帝顺天承运,礼敬自然。当然火种和火炬一定庄重别致。所以有无数的官员都记录了这一盛况。”方云说。
以“改火”的形式实现生命力的旺盛,也与清明“生命”的主题相合。而上巳节水滨祈子、曲水流觞、兰亭雅集的佳话,更是个体对婚姻自主、子嗣繁盛、美满生活的追求,是文人雅士对解脱尘世烦劳与生命本真的思考,同样契合“生命”主题。
网络祭扫符合清明传统
田兆元还提及,清明这个节日,也有“防疫”的含义。“上海有个习俗,清明节前后不要到处串门,容易把不干净的东西带到家里。清明时节虽然是与逝去亲人的交流,但这还是一个户外的行为,老百姓不希望把这种行为带到家里。按科学的讲法也是有道理的,清明时节乍暖还寒,有疫情病菌,不串门其实对防止疫病传播有一定作用。清明不串门是传统,传统中也具有一些防疫的现实意义。”
今年由于疫情,许多地方的清明祭祀活动不能正常举行,“代祭”“线上祭扫”等方式成为人们新的选择。
“本质上清明节是生者与亡者的沟通,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沟通。”田兆元认为,网络祭祀和网上灵堂是以数码虚拟世界的方式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达到了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祭祀也有现实背景,是科技和传统的碰撞合一。疫情之下大家不能到墓园扫墓,网上祭祀也可以寄托哀思。
他特别提到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先贤祭”,这个已经举办十年的活动通过在清明举行祭祀,表达对学校第一任校长孟宪承的追思。在清明,大家聚集在校园里,折柳寄托思念,诵读孟宪承提出的大学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期待他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得到传承。
今年华师大也在网上举行这样的追思活动,大家宣读祭文,还播放孟宪承的纪录片一起在线观看,这是在现实世界中祭扫做不到的事情。“我觉得网络祭扫是符合中国清明传统的,也是生者与亡者的对话,本质上是一样的。在科技元宇宙之下,清明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田兆元说。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