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接到友人浜田先生的一张明信片,告知我他已经辞职,去了一家企业工作。
浜田先生今年36岁,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就考入日本某中央省厅,成为国家公务员。去年,浜田已经升到“课长辅佐”,相当于我们中央机关的“处长助理”。
但是,他还是决定“下海”了。
跟他通了一次电话,问及辞职的原因,他说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主要还是觉得待在机关,每天忙于各种事务,而且没完没了的加班,缺乏成就感。
记得2020年时,当时担任国家公务员制度担当大臣的河野太郎公布过一份内阁人事局的调查数据,说2019年度,中央机关中20多岁年轻干部的辞职人数达到了87人,比6年前的21人增加了4倍多。
这份调查报告还称,20多岁的年轻干部中,3年之内准备辞职的比例,男性是15%,女性是10%。
辞职的第一理由是“想从事更有利于自己发展成长的工作”(男性49%,女性44%);第二理由是“超长时间加班,很难兼顾工作与家庭”(男性34%、女性47%)。
浜田先生最终也成了辞职队伍中的一员,他说他父母和太太都支持他的选择。
在日本的中央机关能够当上“课长辅佐”,已经是不小的官,因为日本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一个“课”往往掌管着全国某一个领域。但是,只要夜里经过东京的霞关,哪怕是深夜11时,可以看到各中央机关大楼有一半的办公室,灯还是亮着的。
浜田先生毫不犹豫地辞了中央机关的官职,最终去了一家大型的电机公司,做了战略企画室次长。他说,工资稍微高了一些。
日本社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少人对于“官”和“权威”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譬如一听说对方是“国会议员”、“理事长”,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嫌恶感。一听说对方是“老板社长”,就会联想到“极恶人”,而不是产生一份尊敬或攀附之意。
日本电通综研公司实施的 “2021年世界价值观调查”显示,世界77个主要国家中,“权威与权力的尊重度”中,越南是83.6%(第10位)法国是75.5%(第11位)、英国是67.9%(第23位)、中国是62.1%(第33位)、美国是59.0%(第36位),而日本只有1.9%(最末位)。
从这一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当官”在日本很不受待见。同时,当了官还摆谱,那更是讨人嫌厌。
那么,日本人有没有“当官”的愿望?
这里也有一份调查数据,是日本著名的人才中介公司PERSOL在2019年实施的一项针对亚洲14个国家“是否愿意进入管理层”的调查,结果显示,印度为86%、中国为74%、韩国为60%,而日本只有21%。
这一份调查虽然不是专门针对公务员的调查,但是,也能说明日本人对于“当官”的基本心态。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大学教授不愿意当学部长(院长)甚至校长,他觉得,管理工作会影响他的教学和研究。新闻单位中,资深的记者不愿意成为总编,而乐于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型记者。企业中,技术专家情愿成为一名专业的工程师,也不愿意当车间主任和厂长。
为什么有80%的日本人不愿意“当官”?
PERSOL公司的调查,归纳出了这么几点理由:
第一,除了多一份责任,没有什么特权和利益。
第二,多一点点工资,却要承担没完没了的加班。
第三,把宝贵的时间用在管理工作上,势必影响自己的专业。
第四,一旦成为管理干部,与周边的人间关系就会变得微妙复杂。
第五,进入管理层,自己想干的事情就没法干。
所以,在日本,无论当官,还是当老板,既不能端架子,更不能呵斥员工,因为没人会买你的帐。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