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人口数据,“社会老龄化”、“人口结构优化”等话题再次被热议。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面对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持续成为影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省情,人口增量居全国第二的浙江,自去年起已率先部署并提前发力。
1月17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走访团省委后,浙江团省委随即召开书记会议,要求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市县建设,编制实施浙江青年发展综合指数,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
事实上,自去年起,从省级层面到地方,流动人口大省浙江正在全面布局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去年6月下旬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更加关心关爱青年,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此后,杭州、温州、丽水、台州、嘉兴、舟山等浙江过半数设区市陆续高规格地在城市发展定位中突出强调“青年城”。目前,浙江11个设区市、61个县(市、区)已出台青年发展规划。
对青年求贤若渴的背后,是经济大省浙江已步入“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且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正在下降的现状和挑战。
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从而出现劳动力短缺、深度老龄化等问题,浙江希望通过将青年发展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提升省域吸引力、竞争力,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互促互进,将“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向“成年型”、“年轻型”回靠。
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嵌入各个领域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据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人口总量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一个地区如何进一步吸引、留住、发展人口中坚力量——青年人,对其应对社会老龄化、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至关重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青年的年龄区间被确定为14~35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14~35岁青年常住人口为1895.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9.4%。且近年来,浙江青年流动人口持续增长,2020年增长至1264.7万人,同年省外迁入人口中18~34岁青年人口占50.2%。
为突出青年主体地位,浙江早在2018年出台的《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中,就率全国之先提出“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目标。去年6月以来,该项顶层设计的推进更是进入快车道。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目前,浙江11个设区市、61个县(市、区)均已出台青年发展规划,11个设区市和72个县(市、区)明确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或县域的目标。
其中杭州的实施方案从“让杭州对青年更友好”和“青年在杭州更有为”两个维度,要求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嵌入城市发展各个领域,加快制度创新,把杭州打造成为青年“心生向往、人生出彩、情感归属”的梦想城市。
舟山的方案明确,以超常规力度招引青年人口,以“来了就是舟山人”的理念,全力推进“双招双引”战略举措。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青年住房保障制度。推动青年高质量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实习见习计划等。力争到2025年,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成为社会普遍共识。
温州和丽水除了发布实施政策外,还召开了由市委书记出席并亲自部署青年发展工作的高规格会议。
据温州日报去年8月11日报道,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在去年8月举行的全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动员部署会上强调,青年群体事关区域竞争力、发展引领力、城市吸引力。要倾力打造青年科创高地、青年创业高地、青年文化高地、青年健康高地、青年幸福高地,全面构建城市与青年共成长“十大场景”。
去年8月25日召开的丽水市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给予青年成长进步以有力支持。把“千方百计吸引和凝聚青年、真心实意服务和成就青年”作为核心任务,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拓宽青年发展空间、培育年轻产业、促进青年安居乐业、激励青年担当作为等方面强化统筹,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充分展现青年元素。积极发展面向青年、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与青年的契合度,大力发展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的新业态新模式。到2025年,青年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要达到25%。
此外,浙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嘉兴,也将“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写入该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青年英才集聚行动,培育一批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青年工匠,新增青年大学生50万名。
老年人口将进入急速增长阶段
提速布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背后,是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持续成为影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省情的现状。
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浙江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3%,人口年龄结构处于“成年型”。到了1994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3%,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成为“老年型”,成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型社会的少数省份之一。此后,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07.2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8.7%,与2010年相比,比重上升4.8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63万人,占13.27%,比重上升3.93个百分点;老少比为98.66%,年龄中位数为40.3岁。
分年龄段看,浙江55岁至59岁的人口有486.05万人,60岁至64岁的350.63万人,意味着今后5年内,浙江还将有大量人口步入老龄化和深度老龄化的行列。
据《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预测,“十四五”期间,该省老年人口将进入急速增长阶段,预计到2025年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约1500万,占比28%左右。
纵向看,情况更为严峻。统计显示,与2010年相比,十年间浙江总人口增长了18.63%,但60岁及以上人口增长了59.7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了68.4%,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人口老龄化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不断增加。按60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16~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口径计算,2020年浙江省总抚养比为49.24%,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1.33%,老年抚养比为27.9%,与2010年相比,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且幅度较大。
从依靠“人口红利”转向依靠“人才红利”
除了人口高龄化趋势外,全省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减少也是浙江面临的一大挑战。
七普显示,2020年,浙江共有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4326.53万人,比2010年相比增加418.71万人,增加人数比前一个10年(2000-2010年)少345.92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数的67.01%,比重比2010年(71.8%)降低4.79个百分点。10年间,浙江总人口增长了18.63%,但劳动年龄人口只增长了10.71%。
“虽然浙江的劳动年龄人口仍呈增长状态,但增速有所放缓。”浙江省统计局的公报显示,预计今后10~20年,由于20世纪60、70年代出生高峰期时出生的人口逐步步入退休年龄,浙江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同时还会面临劳动力短缺、深度老龄化等问题。
劳动年龄人口作为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其比重下降甚至未来出现总量减少将对劳动力市场供需产生深刻影响。
所幸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和民营经济发达省份,浙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流入人口不但为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也为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提供了新鲜血液。
七普显示,2020年,浙江常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八位,流动人口数量却高居全国第二位,每5个常住人口中就有2个流动人口,且从省外流入的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25.1%。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净增72万人,其中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65.5万人,即当年常住人口增量中,91%来自于省外人口的净流入。
尽管大量年轻人口流入有效缓解了浙江人口老龄化速度,但从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浙江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从2010年的71.8%下降至2021年的66.8%,下降5个百分点。
“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将从依靠人口数量红利转而更多地依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浙江省统计局的人口通报指出。
“浙江的发展需要广大青年的智慧活力和实干担当。”1月17日,在走访团省委时,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指出,要深入广大青年群体交流思想、倾听诉求,真心实意与他们交朋友,凝聚蓬勃向上、敢闯敢拼的青春力量。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