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东京奥运,#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冲上了微博热搜。有网友写道:“像是把落枕了的脖子掰回正位一样,‘咔哒’一声脆响把已经东倒西歪、贴满了标签的审美观念掰正回最初的、最原本的方向。”李雯雯、孙颖莎、孙一文……许多网友觉得在这些中国女运动员身上看到了健康美、自信美、力量美——总而言之,更高级的美。以此为契机,“格式化”已久的主流大众审美受到了重新审视。
这是一场“自然美”与“流行美”的对决。对运动员身上自然流露、参差多态身体之美的推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冲击由整容、P图软件和偶像崇拜所塑造的“网红脸”标准?一时热搜会不会随着奥运会结束而退潮?目前答案尚未可知。但网络上出现不同声音,说明“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审美观已开始受到部分女网民的质疑和挑战。而这样的挑战,皆因P图时代愈益严重的女性焦虑和自我否定而起。什么才是“美”?应该以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追求“美”?奥运给了大家一次反思的机会。
但要改变时尚流行的主流审美观,何其之难。现在很多妹子(小哥也有),不化妆不敢出门,不P图不敢发朋友圈;通过美颜来向容貌的社会标准靠拢。大家的手机屏幕就像一块经过加工的曲面镜,镜中那个经过打磨美化的自我形象,反过来让你误认为就是“真实”的自己。有人接受不了自己的真实样貌,而虚假容貌又给自己认为“不美”的自己,提出了更高的容貌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这背后,是社会和文化给女性施加的一套规范。就好像前两天有个记者采访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莫名其妙一上来就说人家“女汉子”,问巩今后“人生规划”,意思是今后如何“做回女人”……看看,就算你拿了奥运金牌,那一套女性陈规还是能追你到天涯海角。
可惜我们这位赛场上虎虎生威的女力士,面对连番逼问也不得不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表示今后如果自己真的不练了,退役后会减肥生孩子,毕竟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国家队选手、奥运冠军,按理说应该是最健康的人;可最健康之人的“肥胖”依然被认为是“不健康”,这是国家的运动员选拔标准出了问题,还是社会观念、社会评价出了问题?
“流行美”也好,甚至是目前蔚为风潮的“自然美”也好,大家都不必介意,因为总有人不符合这样那样的美感标准,成为社会比美赛道外的弃儿或逃犯。只有当你的眼光、你们的评价和标准对我都不起作用的时候,男男女女才能走出自厌和压抑,活出自我。
聚焦于奥运赛场上的容貌,让社会评价标准变得多元,固然是好事。但这种品评本身却容易失焦,让女运动员在或姣好或阳光的形象背后,长期训练的血泪付出,以及赛场上的专业性,反而退居其次。对于这些女运动员来讲,她们也不是刻意在镜头面前展现自己的容貌,很多时候,因为运动本身的发力要求,运动员的面容往往是不好看,甚至是狰狞的。而这样的真实瞬间,其实更是专业运动员的身体常态。
如果一定要给“什么样的人最美”找一个答案,或许是:行动中的人最美。不是被动展示、以容貌取悦他人目光,而是有自由自主意志,用最自在的方式,用上天给你的容貌和身体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的人最美。在这一点上,奥运赛场上每一位肤色长相、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运动员都很美。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