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底,迪士尼掌门人包正博远在度假游艇上晒太阳,一纸诉状递到了迪士尼Burbank总部。
诉状来自合作多年的斯嘉丽·约翰逊,要求迪士尼补偿今年《黑寡妇》上线流媒体导致她损失的收益。
不少人想起了七十年前那场针对好莱坞大片厂垄断的反击。当时也是一线女星的奥利维亚·德·哈维兰——《乱世佳人》主演,第一个站出来,起诉自家老板华纳压榨员工。
大洋彼岸的中国娱乐圈,整治行动正进入高潮。片酬比斯嘉丽更高的郑爽,因为阴阳合同被揭发,在微博哭求给个机会。她拍部戏能拿1.6亿(近2500万美元),见多识广的外媒都震惊了:这是斯嘉丽、“神奇女侠”盖尔·加朵拼了老命才有的待遇。
成天大战饭圈的编剧汪海林也想起了这段美国人反抗资本的往事。他最近呼吁,中国应该学习美国《派拉蒙法案》,对纵向垄断的影视公司进行整合,“制作公司不能做院线,经纪公司不能做制作”,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业态。
当年《派拉蒙法案》治的是只手遮天的好莱坞大片厂,然而当下资本追捧的早就不是电影了。投资3亿的电影,要卖近十亿票房才能回本;而投资3亿的网剧,绿幕抠图都不认真处理,投资方依旧能赚上一笔。
这点汪海林不可能不明白,但他意不在此——海量网剧、综艺背后,资本通过更隐秘的手段控制着投资回报率。
没热度?热搜可以买!豆瓣差评?自家平台也能做评分!演员太贵?自己签,自己捧!买剧太花钱?自己制作,自己播!
在好莱坞,大资本也在走向新的闭环。无论Netflix、亚马逊等新贵,还是华纳、迪士尼等好莱坞厂牌,现在都是制作、发行、播放全一手包办。判断电影好坏的标准,正逐渐演变成平台自己说了算。
全球互联网时代,娱乐圈背后的资本正想尽办法实现生产、分发、消费的一整套闭环。郑爽们惊呆外国友人的片酬,只是闭环补全之前的最后疯狂。
好莱坞往事:大片厂为所欲为
汪海林可能不知道,《派拉蒙法案》去年就已经被终止了。
去年8月,纽约联邦法院通过美国司法部的动议,废除了存在长达70年的《派拉蒙法案》。判决认为,新科技创造了很多当年并不存在的放映平台,这种竞争环境下,片方不大可能限制电影只在部分影院放映。
言下之意,现在多了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平台,《派拉蒙法案》已经管不到了。
但在七十年前,面对好莱坞大资本的野蛮生长,《派拉蒙法案》的确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是大众娱乐的主宰。当时,米高梅、派拉蒙、福斯、华纳和雷电华构成的“五大”,和环球、哥伦比亚、联艺的“三小”,几乎是好莱坞的代名词。
八家公司中,派拉蒙势头最盛:每年发行上百部电影,旗下签了一批明星,在全美拥有上千家影院,是最早实现制作、发行到放映全产业链通吃的大片厂。
垄断的生意是最好的生意。主宰市场的派拉蒙们,在这一时期几乎是为所欲为:
1、逼迫影院接受不平等条款。
现在电影可以做到全球在同一天公映。但在七十年前,影片是在不同城市、不同影院分轮次放映。
拥有上千家影院的派拉蒙,会把自家明星主演的大片拷贝送到自家影院首轮放映。自然而然,观众会优先光顾派拉蒙的影院。
想要拿到大片拷贝,其他影院就只能接受不平等交易。当时派拉蒙、米高梅、华纳这些大片厂依仗压倒性的话语权,想出了捆绑销售、限制最低票价、延长分轮放映的间隔时间、分区域让部分影院独家拿片等等操作。
当中最知名的就是所谓Block Booking的捆绑销售模式:影院要放我的大片,必须同时接受一些中小成本影片。类似于爱马仕配货:想进Birkin包的等候名单?先买一打丝巾吧。
2、挤压其他片方。
当时大部分影院都是单厅影院,一旦接受了派拉蒙、米高梅的大片,就必须拿出最好时段放映,导致其他小制片方的影片只能去无人问津的时段。
此外,因为有大片首轮放映,加上影院多占领城市中心,大片厂的影院拿走了市场上大部分票房。其他制片方的电影要想票房大卖,难上加难。
3、压榨演员。
在当时的好莱坞拍戏,除非是最顶级的票房巨星,大部分演员的待遇并不优厚——需要和片厂签署多年长约,公开形象、私人感情甚至个人作息都会被严苛管理,工作时间、环境缺少保障,但片酬不是看票房,而是根据工作时间的周薪。
前文《乱世佳人》主演德·哈维兰就是大片厂垄断的受害者。她因为被华纳雪藏无法拍戏,七年合约到期后被华纳要求再追加半年,补上她被雪藏没拍戏的时间。她一怒之下选择起诉,开创明星反抗资本的先河。
其他制片方看上了大片厂明星的票房号召力,派拉蒙、华纳们还会坐地起价:想用我家明星拍戏可以,但要支付一大笔租借费用。
大片厂肆无忌惮,让明星、影院、规模较小的制片方怨声载道,美国政府最终选择了介入。
二战结束后的1948年,在经过了长达七年的拉锯后,法院终于下达判决:要求禁止捆绑销售等不平等交易,要求发行方对所有放映方一视同仁,以及最重要的:要求所有垂直整合的电影制片方剥离放映业务。
但在法案出台后几年,电视迎来爆发,对电影构成了极大的竞争,福斯、雷电华等几近破产,已经不具备坐地起价的资格。到了里根政府时期,政府放松资本管制,更是出现了哥伦比亚三星收购影院的个案。
此后DVD、互联网平台相继出现,《派拉蒙法案》的作用被进一步削弱。当下好莱坞之所以不追求拥有影院,是因为“片源公平”这一根本性问题被解决后,影院之间竞争程度极高,同时面临电视、互联网的竞争,收益空间不大。
中国式闭环:更隐秘的互相渗透
按照当年《派拉蒙法案》的标准,中国绝大部分一线影视公司都存在纵向整合的问题。中影、上影等国营片厂,万达、华谊、博纳、阿里影业等民营影企,以及安乐、英皇等港资片方,都有影院生意。
尤其万达,出品了《唐人街探案3》等头部大片,旗下有全国第一大院线,同时主导着知名发行公司五洲发行。如果不是将青岛的东方影都卖给了融创,万达能实现从片场、制作到发行、放映的全闭环。
2016年,因为华谊的《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影院的排片低,冯小刚和王思聪就上演了一场隔空对战。当时万达否认是刻意针对华谊,表示《潘金莲》排片少是因为上座率低。
相比影院,影视公司更为隐秘的主导权是通过票务平台实现的——光线是猫眼第一大股东,阿里影业控制着淘票票。通过前期的高额票补,票务平台只用了三四年时间就培养起大众从线上购票的习惯。
即便是疫情逆势扩张后,第一大院线万达今年市场占有率才刚突破20%。而全国所有电影票,通过线上出票的超过九成,绝大部分被两大票务平台瓜分。
掌控线上流量入口后,两大票务平台可以对自己参与的投资影片予以宣传资源、票补优惠的倾斜,如今国产大片的出品方阵容里,猫眼、淘票票至少会有一家。
片方和院线的话语权显著弱化。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就指出,中国影视上游制作方和下游影院高度分散,票务端却形成了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博纳掌门人于冬今年上影节期间甚至公开抱怨,票务平台收取的服务费太高了,“比国家的电影专资还收得多”。
在电影圈抢不到有利地形,更多资本涌向了回报更安全的生意:网剧。和电影不同,网剧的制作方只需要保证拿下播出平台,即使剧还没开播,就能提前预判项目回收。
不过,由于并未脱离按集卖剧的模式,注水剧成为常态,直接影响视频平台的广告和会员收益。于是过去几年,平台介入更深了。
一个方向是定制剧。平台直接根据自己的评级给成本,但对作品的题材、剧本、主创、主演配角人选全部都有要求,制作公司变成接单干活的承制方。虽然也能赚钱,但少了靠注水抬价的空间。
另一大方向是积极强化艺人经纪业务。被平台压价的制作方,被抠图剧坑过的平台都意识到,如果自己控制演员的经纪约,尤其是提前签下尚未大红的新人,更容易控制成本。因此无论是华策、慈文、欢瑞等老牌电视剧公司,还是三大平台,旗下都有艺人经纪业务。
反过来,头部艺人的经纪公司也在想尽办法办法介入影视项目投资。比如杨幂、迪丽热巴的嘉行传媒,就是《暴风眼》、《三生三世枕上书》等剧的投资方。
利益分割的理想状态下,经纪公司应该提高成本,制作公司应该降低成本。但用汪海林的话说,“由于他们是同一家,如果老板让经纪公司把艺人价格做高,那么艺人的价格就是可控的,回报也是稳定的。一旦可控,就能完成高利润,财务流水就会很好看,所以影视公司特别热衷于签艺人、签经纪公司。艺人只要上戏,他们就会有回报,而项目回报相对是不可控的。”
制作方、播出方、艺人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当下的中国娱乐圈这样复杂,明星片酬如气球般膨胀,当中有多少是成本和片酬,又有多少是左手倒右手,外人根本无法判断。
为了项目回收,年轻明星的粉丝也被发动起来,在全网各大平台控评、刷分。现在随便一部网剧、综艺,哪怕主演还是十八线,都会获得粉丝全方位控评的待遇。很多剧播完几个月,豆瓣依旧不敢开分。
面对这些更隐秘的控制手段,显然不能直接套用《派拉蒙法案》。
流媒体时代:好莱坞走向新闭环
《派拉蒙法案》废除后,好莱坞也在寻找新的闭环。
去年10月,Netflix宣布将向美国新墨西哥州ABQ Studios投资10亿美元,建立北美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二十年前的DVD租赁商,现在已经发展成一家拥有片场、制作、宣发、播放全产业链的影视巨头。
Netflix今年全球用户已经突破2亿。去年《后翼弃兵》首月观看人数6200万,《猎魔人》上线首月观看人数7600万,今年《布里奇顿》上线首月突破8200万,每次都是“平台有史以来最好开播成绩”。
判断标准?Netflix自己说了算:用户只要点开视频2分钟就算有效播放。而两年前,Netflix的有效播放标准是至少一集看了70%。
好莱坞厂牌更是变本加厉。华纳、迪士尼去年开始将《神奇女侠1984》、《花木兰》、《哥斯拉大战金刚》等大片陆续放到流媒体播出,但从不公布播放数据。
影视项目的投资回报越来越不透明。如果不是斯嘉丽·约翰逊起诉,谁也不知道,《黑寡妇》上线Disney+一个多月的点播收入高达1.25亿美元。这笔钱不用和院线分账,80%-90%都会进入迪士尼自己腰包。
当年因为体量小进不了《派拉蒙法案》的被告名单,但如今迪士尼是唯一在市值上能与Netflix一较高下的影视公司。
这样的地位让迪士尼有底气向合作方施压。2018年,《星球大战8》在美国公映时,迪士尼就要求将票房分账提高到65%,远远高于院线分账行规。
如今迪士尼、华纳、派拉蒙和环球都有了流媒体,连分账这一步都可以省去了,从IP、片场、制作、宣发到播放的整个闭环,都可以在集团内部解决。
斯嘉丽·约翰逊的诉讼何时能了还悬而未决,她下一部作品是福斯的新片。《华尔街日报》不无深意地提到,福斯现在也是迪士尼旗下的厂牌。
也就是说,即便赢了这场官司,“黑寡妇”以后还是要给迪士尼打工。
她头条 | 她智慧 | 她生活 | 她快乐 | 她阅读 | 她时尚 |
她头条 备案号:京ICP备19011582号-2